内容提要:宋彤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015级博士,动科动医学院2017-2018年博士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论文单篇影响因子5.788,累计影响因子29.5133,其研究论文分别在国际SCI期刊“Biomed Res”、“Mol Cell Endocrinol”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等杂志上发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通讯员 吴琼)宋彤星,2008级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动物科学专业本科,2012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 2015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博士,师从彭健教授。
研究生的科研压力和学习压力不言而喻,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需要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吸收新知识的过程转型,不同人的过渡期长短不一,而对于宋彤星而言,他的研究生生活适应的很快,他说这得益于他的导师彭健教授,彭老师经常找他们谈心,围绕着科研过程(比如看文献、写方案等出现的问题),启发式地告诉他们,该如何调整态度,调整做法,最终把工作做好。
关于压力,他印象深刻的是转博那年,上一个课题的工作没有收尾,博士阶段的更高要求又相继扑来。他只能用最快的时间,把上一个工作迅速收尾,集中精力把结果整理好,把文章写出来。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李克强总理常说,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去完成我们的改革事业。而科研就是我们的事业,既然存在问题,那就必须要暴露之,分析之,解决之。”而正是他这种对科研虔诚奋进的态度,以及高标准的自我约束力,终于在科研和学习道路上迎来一次次花开。
效率+方法=事半工倍
关于他的科研时间分配,像大多数的研究生一样,他也是8:00-22:00。他喜欢上午做实验,下午看文献,晚上参与实验室的日常讨论和交流。他认为自己上午更适合做一些按部就班的事,下午精力最集中,可以静下来思考,而晚上的讨论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开拓新思维。
很多人会觉得读研究生很累,他认为累的原因在于没有平衡好生活和工作这两方面,常常主次不分。他的建议是:科研生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要为生活而活,不为工作而累,要让自己充实快乐每一天。同时他也分享了他的减压方式—养乌龟。他笑道:“忙碌一天回到宿舍,看看他们,给他们喂喂食物,我就很开心。”这是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用心生活,努力创造。
创新、创造、创业
关于科研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他明确表示:“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首先要区分借鉴、参考、嫁接和创新的异同。我们应紧紧围绕行业最重要、最关键的实际问题,结合前人在更成熟物种上的研究思路,合理嫁接到本行业,提出解决本行业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这就是创新;其次是要区分原创性和跟踪创新,我们应紧跟国际最新研究领域的工作,进而创造出一批原创性的成果;最后不能妄自菲薄。我们畜牧行业有句话,叫猪粮安天下,足见我们的地位。我十分同意并敬佩,陈院士提出的“创新、创造、创业”重要指导思想,为我们的科研从哪里来到哪里落地指明了方向。”
宋彤星的言语给我们的启发良多。我们应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深刻的知晓自己的工作对解决行业问题的意义,而这就是创新的来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关于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他提到:“我们读研后,忙于很多琐事,常常忘了自己当初读研的初心,因此,在科研之余,我们应反思自己为何要读研,才能利用好宝贵的这几年时光,做成自己想要成为的研究生的样子。”同时,“热爱科研、主动学习、关注健康”也是他给学弟学妹们建议的关键词。
最后他送给我们一句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科研过程中,难免有坎坷挫折,打开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我们的师兄师姐们,可以帮助走出困境,更要明白,每一次失败都是锻炼我们能力的绝佳机会。
审核人:王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