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陈佺研究员来校交流

    发布时间:2016-10-08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 王志昌 )应我院晏向华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动物所陈佺研究员10月7日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在动科楼517会议室作了题为“细胞自噬研究进展”的报告,学院胡敏教授、曹罡教授、张利生教授和苗义良教授等师生80余人聆听了报告。

    陈佺研究员首先通过“Auto-Phagy”和“饿”讲解了什么是自噬(Autophagy),让大家轻松理解了自噬的概念。陈佺研究员随后介绍了日本学者Yoshinori Ohsumi(大隅良典)研究细胞自噬作用机制的突出贡献而获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主要研究工作。因细胞自噬在生命活动中发挥各种重要作用,陈老师通过结合Christian de Duve(因发现了溶酶体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和Daniel J. Klionsky等科学家的研究讲解了细胞自噬研究历史与最新进展。

    报告下半场陈佺研究员重点介绍了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的工作,以线粒体不仅在活细胞中提供能量而且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切入点,讲解了线粒体自噬的异常和很多疾病密切相关,他所在的小组发现了一个新的介导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受体分子FUNDC1,它定位在线粒体外膜上,并通过特有的LIR保守的结构域与自噬的关键分子LC3相互作用,来介导低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LIR保守结构域的突变或缺失能够抑制其与LC3的相互作用和线粒体自噬。功能研究表明,FUNDC1的磷酸化在线粒体自噬调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正常情况下,FUNDC1能被蛋白激酶Src磷酸化。低氧情况下,蛋白激酶Src的活性降低,导致FUNDC1磷酸化水平的降低,从而促进其与LC3相互作用和线粒体自噬。

    陈佺研究员的学术报告一直师生互动中进行,并就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佺研究员的讲解充分展示了他所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线粒体自噬的生化机制领域的国际水准。全场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及同学们的专业化的提问令陈老师印象深刻,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审核人:晏向华

    附:陈佺研究员简介

    陈佺: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细胞凋亡和癌症生物学研究组组长。2001-2011年曾担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2005/2006年)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1年)。现任FEBS letters杂志编委和Cell Research等杂志编委会成员。多次主办线粒体和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国际会议,兼任自然科学基金委二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973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线粒体生物学和肿瘤干细胞研究。集中研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及线粒体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近年来,研究组在国际主流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和JBC等发表论文60多篇。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第四综合楼

    邮箱:myoffice@mail.hzau.edu.cn

    电话:027-87282091

    邮政编码:430070

    微信公众号